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
更新时间:2025-05-03
2024年底,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落幕,广东高职院校捧回3项金奖。
2024年10月下旬,东盟国家外交官一行来到广东,纷纷发出职业教育交流合作邀请;
更早一点,省教育厅公示,拟向教育部申报新增3所本科高职院校,广东本科高职有望增至7所……
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目前广东共有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超600所,在校生近300万人,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之一,21个地市实现高职院校全覆盖,拥有14所国家“双高计划”高职学校,建设45所省高水平高职、87所省高水平中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走进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软件产教融合创新中心,一条集加工、贴片、组装于一体的高度集成制造产线正在运行,这是对标企业标准搭建的智能制造场景。
“完成产品生产的过程就是把理论知识糅合打碎再吸收。”该校2022级工业软件专业学生黄世贤第一节课便通过该产线制作出了三色灯控制的PCBA板,如今他可以制作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器,熟练掌握了从设计图纸到产品制作的全流程。
“要办好职业教育就一定要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虹说,人才链与产业链要同频共振,就必须促进产教融合。
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产业体系完整、高新技术企业众多,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早在十多年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就率先将专业建设“搬”到专业镇和产业园区中,并成立了产业学院,促进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走出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新路径。
这些年来,广东不断推动产教、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人才供需两端的紧密对接——高职院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建共管现代产业学院526个,全省成立108家职业教育集团,成员覆盖数千家行业企业、院校、科研院所。
2023年9月,教育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深圳市域产教联合体、佛山市“两高四新”产教联合体成功入选。此后一年多,一批优质高职院校和龙头企业、高水平普通高校联手,牵头成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目前,全省已成立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11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其中,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及智慧出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以往校企合作不同的是,该共同体由产业界和教育界的多个实体单位组成。”该校汽车与工程机械学院院长郭海龙说,共同体往往包含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高职学校、普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相关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实现了跨领域、跨区域发展。
产教融合不仅惠及在校学生,也为企业员工打开了提升通道——2011年,广东就在全国率先开启由政府主导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逐步形成“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如今,全省共有54所高职院校与207家企业、53个载体在310个专业点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精准支持在职员工提升学历和技能。
围绕产教融合这个关键词,广东职业教育已形成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互支撑的良好互动。
2024年9月,高考600分的李宇涵第一志愿报考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他的分数比广东普通本科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可以选择不少重点高校。
“我更看重学校能为我带来哪些学习实践资源。”入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不到半年,李宇涵认为自己的选择很正确,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创业机会。
职业教育学生如何升学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一度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拦路虎”。
在广东考生的高考志愿填报中,选择职业院校成为一股新趋势,不少高职院校的投档最低分超过普通本科。
2024年首次本科招生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各类专业组投档最低分均超本科线分以上;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城市职业学院等学校的历史类最低投档线也超过了普通本科。
越来越多学生,用自己的选择为职业教育投上“认可票”。但在过去,这是难以想象的,即便是职业教育走在前列的广东,其社会认可度依然不高,往往是考生无奈之下的选择。
打破职业教育的学历“天花板”,是其中关键一招。“这也是关乎职业教育发展的大事要事,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周虹说。
广东通过搭建中等职业学校、专科层次职业学校、普通本科高校相衔接的培养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中、高、本一体化培养越来越畅通——广东84所高校与291所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在1672个专业点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62所高职院校与30所本科高校在238个专业点,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试点。
2019年6月,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成为教育部首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近两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两所公办职业本科院校先后落地,广东的本科职业院校增至4所。
2024年10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3所“双高”高职院校申报设置为职业本科,广东本科职业院校有望增至7所。
办学体系趋于完善,广东职业教育也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目前,全省建设45所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316个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87所省高水平中职学校、298个省中职“双精准”示范专业。
周虹表示,当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经迈出重要步伐,未来建立起与普通教育一样的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自主独立培养硕士乃至博士,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必须想在未来、提前布局,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需求”。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获得金奖的项目《冻极鲜——液体媒介急冻保鲜设备研发》,其研发灵感便来源于服务乡村振兴。
该项目团队在广东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实践调研时发现,当地特产三华李在成熟后保存时间短,导致果农收益较低。基于此,该校组建青年大学生“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突击队,为延长当地农产品产业链提供“解法”。
其实,这样源于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项目并不少。这是因为,以解决问题为人才培养逻辑,广东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关。近些年,不少学校大幅调整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新增产业发展急需专业。如今,广东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紧密对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需求,服务制造业当家。
供需两端高度契合的思路,保障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广东职业院校连续多年保持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0%以上,其中近半数毕业生直接服务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
走出地方,广东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境外企业1.7万家。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去”,迫切需要一批熟悉中国文化、中国设备,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国外当地技术技能人才。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跟随高铁项目走出去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出海的航运项目提供人才培训培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在马来西亚布局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服务抖音、阿里巴巴国际站等电商企业在当地的发展……
当前,全省已有21所职业院校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了70个境外办学项目,服务中国企业出海发展。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不断扩展办学空间。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已由54家增至105家;首批12所“岭南工匠学院”建设单位落地;99个专业标准、423门课程标准被国外采用……广东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落好关键子、出好关键球速体育Welcome招、走好关键步,广东正努力从职业教育大省迈向职业教育强省。
◎立项建设11个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培育建设1223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面对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等时代新命题,广东职业教育该如何发力?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天山建议,应在专业布局、课程改革、教材更新、实训实践等方面做进一步优化,瞄准金专业、金课程、金教师、金教材、金基地“五金”建设,让产业创新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制定加强教育强国需要的人才培养规划和行动方案。
曾天山:职业教育在支撑广东制造业当家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面临新型工业化转型,广东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切。广东建成了规模庞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4所职业本科院校以及众多技工学校,办学体系相对完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职业院校,影响力强。广东的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融合发展,公办、民办职业院校共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生态。总的来说,近年来广东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影响力都有显著提升,办学实力强劲,贡献突出。
曾天山:职业本科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龙头”,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第一,职业本科的专业设置要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对制造业当家的广东来说是不可替代的。第二,职业本科应该是“补缺”的角色,去做专科层次职业院校做不到、普通本科高校不擅长做的事情,在产业紧缺的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第三,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要瞄准产品质量提升,目前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脱节,最重要的就是高技能人才脱节,导致好的设计图纸无法转变为高质量产品,所以职业本科要培养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把广东现代制造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南方日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广东该如何推动产教进一步深度融合?
曾天山:做好产教融合,核心是要解决“融而不合、合而不深”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产教融合不是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国家大事、全社会的事,要站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去看待产教融合的重要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其中牵线搭桥,推动职业院校专业和企业精准匹配,形成成建制、成规模、可持续的产教融合共同体。
还要不断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注重实体化运作,以成品为导向促进产教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而不是只有落在口头或纸上的协议。比如校企联合开发项目要有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材实料的分享,使学生学到真才实学。这样企业效益好、学生长本领,产教融合的关系才更稳固。
南方日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时代命题与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面向未来,广东职业教育还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曾天山:要紧跟时代发展,在专业布局、课程改革、教材更新、实训实践等各方面做进一步优化。一是把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点,没有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再好的专业、课程、教材都无用武之地。学校一方面要优化教师结构,按需进人,全员企业培训;另一方面引进企业导师,增强教学能力。二是产学研结合,金专业、金课程、金教师、金教材、金基地这“五金”建设都要与产业紧密合作,让产业创新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三是职业教育既要适应当前的产业发展需求,还要着眼未来产业发展需要。高水平职业院校应瞄准发展新方向,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制定加强教育强国需要的人才培养规划和行动方案。
自本届美国政府推出滥施关税的政策以来,各界人士持续警告,最终为关税买单的是美国民众。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召开内阁会议后也不得不承认,其关税政策和贸易战可能将会导致商店里货架更空,商品价格更高,特别是玩具店。美国总统 特朗普:有人说,货架会空空如也。
独家采访丨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王浩泽:祖国母亲,您远行的儿女回来了!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出舱,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回到地球。出舱后,王浩泽接受了总台记者的采访。王浩泽:谢谢,回家的感觉真好,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此刻,我就身处在我们祖国大地之上,我最想说的就是,祖国母亲,您远行的儿女回来了!
Men help men!友友们,帮帮我吧!#闯入镜头的路人 #AI终于对路人下手了 #景点打卡
4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2025年美国一季度经济数据,美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3%,为三年来首次负增长。糟糕的经济表现拉响了美国经济衰退的警报。按《经济学人》的说法,美国距离巨大的经济冲击还有几周的时间。
22岁大学生在甘肃庆阳一处庙会兼职,坠入“无主化粪池”溺亡,律师:旱厕归属方需担责
“她在旱厕那边捞手机,却没注意到旁边有个隐蔽的化粪池口被腐朽木板掩盖,一脚踩空就掉了下去。这附近只有一个遗弃多年的工地,没有人经过,呼救也没人能听到。”
在中美关税战进入僵持阶段之际,美军突然在南海兴风作浪,特朗普想干什么?在某一个方向难以突破的时候,就选择从其他方向找突破口,这是特朗普对华政策的一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