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技能人才总数突破435万人
更新时间:2025-07-22
去年11月,常州市在常州华利达服装集团成立了市纺织服装工匠学院,旨在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匠学院是常州市突出赋能职工,着力培养更多工匠、技能人才的一大举措。常州市坚持“政校企社”四方联动,逐步构建了“1+N”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重点开展就业技能、企业新型学徒制、创业和项目制等七大类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提升补贴精准度,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今年1—5月,全市发放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696.639万元,惠及5289人次,助力劳动者提升技能。
从开展技工教育到实训鉴定,常州市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宽产教融合平台,助力技能人才快速成长。作为常州的“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上坚持先行先试,园区内高校与常州市新能源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新能源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其中,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理想汽车开展的校企“双元制”育人培养新模式,理想汽车提供各类资源助力订单班人才的一体化培养,增强企业发展的人才支撑。目前,常州市有技工院校9所,已建成机电、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主干专业群,成为培训、引导、示范技能人才成长的有效载体,助力技能人才“全周期”成长。
常州市还深入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进一步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激发高技能人才队伍创新创造活力,“十四五”末,全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单位将突破400家。天纳克(常州)减振系统有限公司2023年获批“汽车装调工”初中高级自主认定资格后,去年相继举办了3期培训,已有115名员工分获初、中、高级工资格。在员工技能评定上,企业组建了一支内部培训师队伍,由HR、技术专业人员组成的内训师,对产线员工进行培训、考试、评定、发证。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电子邮箱:br/>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市行政中心)3号楼B座116室技术支持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