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凡案例非吸烟者体检发现罕见肺癌?这种特殊类型如何早期识别?
更新时间:2025-07-30
肺基底样鳞状细胞癌(BSCC)是一种罕见的高级别肺鳞状细胞癌亚型,主要见于老年男性吸烟者,通常在诊断时已发展至晚期。然而,非吸烟者中也有少数病例被报道。对于非吸烟者的BSCC,其临床、分子特征及预后意义尚不明确。本文报告一例67岁非吸烟女性早期BSCC病例,并结合现有文献探讨其临床意义。
胸部CT:右肺下叶(B8/9段)30 mm肿块,边界清晰,无空洞或坏死。
组织学:肿瘤呈实性基底样细胞巢,伴外周栅栏状排列,核浆比高,核分裂象多见。
免疫组化:p63(强+)、CK5/6(弥漫+)、p40(弱+,20%肿瘤细胞)、Ki-67(约50%);神经内分泌标志物(Syn、CgA)、乳腺癌标志球速体育Welcome物(ER、PgR等)及TTF-1均阴性;p53阳性。
BSCC(基底样鳞状细胞癌)在组织学上表现出与传统鳞状细胞癌(SCC)不同的特征,其显著特点包括实性巢状结构、较高的有丝分裂活性、坏死现象以及极少的角化。为了做出明确诊断,需要将其与小细胞癌和NUT癌进行鉴别,因此综合组织学、免疫组化和临床表现至关重要。
本例患者神经内分泌标志物、乳腺癌标志物及TTF-1免疫组化均为阴性,且无临床复发证据,支持原发性肺BSCC的诊断。BSCC通常表现为p63和CK5/6阳性,而鳞状分化的高度特异性标志物p40在某些病例中可能呈弱阳性甚至阴性。肿瘤细胞呈梭形核特征,这与NUT癌常见的圆形核形成鲜明区别。尽管p40表达较弱,但结合形态学与免疫表型仍支持BSCC诊断。最终组织学诊断需综合形态学、免疫组化和临床背景进行评估。
目前认为BSCC与吸烟及TP53突变相关。本非吸烟患者二代测序未检出可靶向的基因变异,但p53阳性提示可能存在TP53突变。这些发现表明TP53突变在非吸烟者BSCC发病机制中可能同样发挥作用。
文献显示BSCC多见于老年男性吸烟者,确诊时多为晚期,肿瘤直径常超过30mm。而本例为非吸烟女性患者,在IA3期被诊断出30mm的肿瘤。尽管早期BSCC的复发率较高,且5年生存率低于20%,但文献中也有吸烟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罕见报道。对于本例患者而言,非吸烟的状态和早期彻底切除手术可能有助于获得良好的预后,但仍需进行持续的监测和长期随访。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